您好,歡迎進入官网开云網站!
一鍵分享網站到:

產品列表

PROUCTS LIST

新聞動態News 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動態 > 人工駕駛和自動駕駛還將並“行”五十年
人工駕駛和自動駕駛還將並“行”五十年
點擊次數:884 更新時間:2019-07-09

人工駕駛和自動駕駛並存可能要持續50年左右。7月6日—7日,第三屆亞(ya) 洲人工智能技術大會(hui) 在重慶市巴南區舉(ju) 行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人工智能學會(hui) 理事長李德毅在作大會(hui) 主題報告時表示,對於(yu) 絕大多數車輛而言,斷崖式去除人工駕駛位不可行的。

自動駕駛會(hui) 取代人工駕駛嗎?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人工智能學會(hui) 理事長李德毅在大會(hui) 上作了“未來交通: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”的主題報告。他表示,現在基於(yu) 數據、信息、知識、價(jia) 值和智能的“無人駕駛、智能家電、穿戴設備、人臉識別”等人工智能技術正人類進入“為(wei) 機器人賦能、與(yu) 機器人共舞”的“智能時代”,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全麵重構人類的生活和生產(chan) 方式。對於(yu) 匯聚了多項黑科技的自動駕駛來說,決(jue) 定自動駕駛技術影響力的不僅(jin) 是技術先進的程度,還需要從(cong) 現有的係統痛點切入,找到剛需的應用場景。

“隻有當自動駕駛技術和商業(ye) 應用市場投緣才能擦出火花,完成孵化期的‘驚險一躍’,又隨著應用場景落地的深化,才能加速技術的迭代和新的創新。”李德毅院士認為(wei) ,孵化期尋找應用場景的三部曲是選擇、適應、創造。首先要選擇一個(ge) 痛點,把這個(ge) 痛點解決(jue) ;然後,尋找適應性的場景落地;後做技術創造。他認為(wei) ,自動駕駛落地應用場景能有很好發展前景的有自主泊車、定點接送、快速公交、有限地域無人駕駛出租車等。

李德毅院士表示,對於(yu) 自動駕駛落地,自動駕駛地圖、機器駕駛腦、傳(chuan) 感器、線控底盤等相關(guan) 技術的發展很重要。機器駕駛腦是駕駛人的智能代理,與(yu) 人的駕駛認知同構。量產(chan) 線控底盤是自動駕駛的基礎,它是數字汽車的基礎。而利用5G的超高帶寬、超低延時和超大連接能力,是完成智能網聯的當務之急。對於(yu) 絕大多數車輛而言,斷崖式去除人工駕駛位不可行,人工駕駛和自動駕駛並存可能要持續50年左右。

第三屆亞(ya) 洲人工智能技術大會(hui) 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(hui) 、重慶市巴南區人民政府、重慶理工大學主辦,本次大會(hui) 主題為(wei) “智能創造、迎接未來”,來自國內(nei) 外的專(zhuan) 家學者600餘(yu) 人參加了大會(hui) ,就人工智能的發展和趨勢展開學術討論交流。

版權所有 © 2019 官网开云  ICP備案號: